黑龍江省黑河市紀委監委探索用全周期管理方式一體推進紀檢監察機關內部“三不腐”,釋放“懲”的威嚴和震懾,發揮“治”的效能和功用,筑牢“防”的根基和堤壩,增強工作舉措的關聯性、耦合性、協同性。
推動干部監督責任全方位鋪開。強化系統思維,對干部監督體系進行整體謀劃部署。制發《黑河市紀委監委關于紀檢監察干部監督工作協同配合辦法》,確定了領導班子統籌、“一把手”率先垂范、常委委員分工負責、干部監督室專責主抓、各職能部門協同配合的“五責一體”責任體系。打通傳統干部監督工作體系“條塊分割”格局,探索建立干部監督機構與相關職責部門聯動機制,建立與組織部門、機關黨委的日常監督管理協調機制,與信訪、案件監督管理、監督檢查和審查調查等部門的信息互通、監督互動機制,與巡視巡察機構的溝通協作機制,與被監督單位基層黨組織的溝通協作機制,暢通問題線索來源渠道。向人大常委會匯報專項工作,按人大常委會審議意見進行整改,主動接受民主監督、司法監督、社會監督、輿論監督。落實“一把手”第一責任人責任,充分運用政治生態成效考核成果,了解派駐紀檢監察組履行干部監督責任情況;發揮巡視巡察功用,切實了解下級紀檢監察機關履行干部監督責任情況。加強對下指導,了解掌握各縣(市、區)紀檢監察機關干部監督工作開展情況,研究解決困難和問題。
推動干部監督工作全要素覆蓋,集成化管理。運用系統思維和統籌理念,把懲治震懾、制度約束、提高覺悟與做實監督首責進一步有機結合起來。實施分級分類分階段廉政教育,對年輕干部、新入職干部和借調干部進行“源頭管理”,對2020年以來220余名干部的考錄選配、選拔任用、職級晉升進行全過程監督,針對年輕干部特點健全監督管理機制,實行“政治+業務”雙導師制,上好廉政入門課、廉政警示課、廉政提醒課,抓早抓小,防微杜漸。對“關鍵少數”強化“閉環管理”,加強對其工作狀態、作風做派、社會交往、群眾口碑等情況的了解,更新完善“關鍵少數”臺賬;區分干部身份、職級、領域開展個性化教育培訓。堅持政治引領,強化機關廉潔文化建設,開展“家庭助廉”活動,面向紀檢監察干部家屬征集廉潔主題書畫作品100余幅,短視頻40余條,制發《致紀檢監察干部及家屬一封信》200余封,家庭助廉倡議書200余份,簽訂家庭助廉承諾書200余份,開展領導班子家訪18人次。完善內控制度,健全監督機制,織密監督網絡,先后制定出臺《黑河市紀檢監察干部工作時間以外監督辦法》《黑河市紀委監委關于進一步規范執紀執法活動的實施意見》等十余項內部監督規章制度,切實加強對紀檢監察干部“八小時內外”的監督管理。堅持全面從嚴、一嚴到底,及時發現并糾治紀檢監察干部出現的苗頭性、傾向性問題。從嚴查處跑風漏氣、違規打聽案情等違紀違法行為;堅持對執紀執法、執法違法問題“零容忍”。用身邊人身邊事開展“以案說紀”,通過通報違紀違法案例、剖析典型案例、組織旁聽庭審等方式,對紀檢監察干部進行警示教育,促使干部知敬畏、存戒懼、守底線。
推動監督執紀執法全流程管控,規范化運行。建立“事前把關預防、事萌預警備案、事發跟蹤管控、事后總結反思”全流程措施使用監督管理模式。健全完善上一級紀檢監察機關定期與下一級紀委書記談心談話工作機制以及紀委書記述責述廉、接受評議等制度,去年以來,共開展監督談話16次,列席下級紀檢監察機關領導班子民主生活會6次、書面評議8次,對個別班子成員自我剖析不到位、互相批評辣味不夠、整改措施和業務工作結合不深不透等問題進行了指正。充分發揮監督調研、抽查檢查、日常報備、談心談話等方法功用,結合信訪舉報受理及問題線索處置情況,對紀檢監察干部隊伍整體狀況進行摸底、統計、歸納、分析。建立系統集成監督內控外聯機制,保證措施使用受到有效監督。對紀檢監察干部日常工作特別是信訪、案管、審理、監督檢查、審查調查等重點部門工作的全過程和各環節實施精準監督。加強事后反思與調整,根據監督過程中發現的風險隱患及時督促整改,補齊制度短板,堵塞監管漏洞,以案促改、以案促治。做好被問責干部回訪,幫助受處分干部從“有錯”向“有為”轉變,形成從源頭到末梢的全周期閉環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