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望山景區曾設有許多廉政警示標牌,我有時會朗誦給游人聽,共鳴之下,心中也時常自得其樂。后機緣巧合,從事紀檢工作了,但印象最深的有兩條,譬如:政者,正也,子帥以正,孰敢不正?再如:莫見乎隱,莫顯乎微,故君子慎其獨也。猶以”慎獨”最難理解,也是印象最深。
去年用喜馬拉雅APP聽《知行合一王陽明》,動情時,眼角已濕,便到圖書館借了細讀。原來做君子,必須“慎獨”,做到表里如一。君子做到極致時,“致良知”就成為日常修行,而“知行合一”則為做人的最高境界了。“知行合一”其實通俗的講,就是實事求是。我不善長袖,做事講原則,常被當作異類,怪人。自己也想,就這德性,那就做好自己吧,對得起良心,于是“慎獨”起來。從事紀檢監察工作后,常深入學習黨章黨規黨紀,對實事求是又有了更深的理解,原來用心做人,才是幸福的根本。
春節前為央視播放的《于成龍》所著迷,每晚必看。一直以為,歷史上的清官沒有超過包黑子和海瑞的,沒想到于成龍乃廉史楷模,45歲出仕,三獲“卓異”,剛正不畏強權,清貧不忘憂民,最終累死廟堂之上,清白一世,“天下清官第一”名符其實啊。再看《永遠在路上》與《打鐵還需自身硬》中的貪官污吏們,真沒法比。不是他們的能力不強,也不是黨的教育不好,而是他們功成名就后,少了“慎獨”之心,不能做到“臺上臺下一個樣”。清官常“慎獨”,污吏常為“兩面人”。其實“兩面人”也很難做,特別是面對天下人描述“兩面人生”真的需要勇氣。兩種人的對比,不在于時代,不在于才華,而在于有沒有把“為人民服務”信仰真的放在心里。嚴格的講,共產黨人不講當“官”,而是要做“公仆”的,因憲法里講,人民是國家的主人。只有人民中的楷模和精華才能做“公仆”。 從事紀檢工作要履行人民賦予的監督權,應為廉潔楷模。故“政者,正也,子帥以正,孰敢不正?”也可為紀檢工作者時常“慎獨”的警示語。(區住建局紀檢組刁懷忠)